1. 網站首頁 加盟須知 企業簡介 促花王區 壯蒂靈區 保護劑區 新成果區 科研成果 供銷導游 媒體報道 成果論文
      您好,今天是:
       企業動態
       
      遼寧棚室西甜瓜蚜蟲種群動態與藥劑試驗
       日期:2023/7/3 490

      遼寧棚室西甜瓜蚜蟲種群動態與藥劑試驗

      (轉載《懷春計科研成果》第一卷第112頁)

      1,范唯艷2,孫柏欣1,許國慶1

      (1 遼寧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遼寧省農作物有害生物控制重點實驗室,沈陽110161; 2 遼寧省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服務中心(遼寧農業博物館),沈陽 110161)

      要:為掌握瓜蚜的發生動態,完善農藥減施技術,對遼寧省西甜瓜棚開展監測、調查與藥劑試驗。利用黃板監測棚內瓜蚜的發生動態,同時對棚內瓜蚜展開系統調查,并檢驗混配藥劑的防控效果。結果表明,北鎮市大屯鄉‘脆寶’甜瓜蚜蟲有翅蚜高峰在3月上旬,蚜量高峰在2月底;營口市熊岳鎮‘甜王’西瓜蚜蟲有翅蚜高峰在5月中旬,蚜量高峰在5月上旬;鳳城市大堡蒙古族鄉‘甜王’西瓜蚜蟲有翅蚜高峰在5月下旬,蚜量高峰在5月中旬。新高脂膜劑可顯著提升25%噻蟲嗪水分散粒劑對瓜蚜的防效,藥后14天防效達97.0%。棚室‘脆寶’甜瓜和‘甜王’西瓜蚜蟲的防控關鍵期可分別在2月下旬和5月中上旬進行,防控效果好,省時省力。

      關鍵詞:瓜蚜;溫室;種群動態;防控關鍵期;新高脂膜

      中圖分類號:S436.5,S651,S652.2 文獻標志碼:A 論文編號:casb2020-0787

      西甜瓜是廣受消費者喜愛的夏季消暑水果。遼寧棚室果蔬栽培較早,其中,遼南地區橫貫北緯40°黃金水果種植帶,被視為東北的瓜果之鄉。得益于瓜果栽培較高的經濟回報率,在省內以大中城市近郊為中心逐漸形成了西甜瓜種植區域,全省基本均有種植,大多數選擇棚室栽培方式[1]。隨著瓜果種植規模的擴大,瓜蚜(Aphis gossypii)上升為棚室西甜瓜栽培上的重要害蟲。瓜蚜又名棉蚜,寄主種類較為廣泛,以成蚜和若蚜刺吸汁液,多發生于葉背,世代重疊且生殖力高,可傳播西瓜花葉病毒病等[2]。棚室環境密閉,缺乏天敵有效控制,瓜蚜種群增長較快[3]。瓜蚜多發生于授粉期、膨瓜期至采收期,對西甜瓜產量和品質影響很大[4]。應用微劑量內吸性殺蟲劑可精準高效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蟲,且不會產生交互抗性[5]。噻蟲嗪是第二代煙堿類高效低毒殺蟲劑,內吸活性高,持效期長,瓜類作物上安全性好[6-8]。新高脂膜可作為保鮮劑保護貯藏水果,能有效抑制病斑的擴展,且不影響鮮果的正常呼吸[9]

      本地區西瓜栽培方式主要有地膜加小拱棚栽培和大中棚栽培 2 種,甜瓜栽培方式主要有大中棚栽培。由于土地資源緊張,難以進行倒茬和輪作,通常采取苗木嫁接方式提高抗重茬效果。棚內病蟲害發生較重,防治時嚴重依賴化學農藥,瓜農幾乎每周都要噴施1次,嚴重制約西甜瓜品質的提升。為摸清本地區棚室西甜瓜蚜蟲發生動態,通過田間調查和黃板誘集的方法對瓜蚜的發生和為害進行系統調查,初步明確棚內瓜蚜種群的消長動態,旨在為本地區西甜瓜蚜蟲的科學防控提供理論參考。同時本研究檢驗一種助劑與常規化學農藥混配后防治瓜蚜的效果,以期建立適合本地區西甜瓜蚜蟲的有效防控技術。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時間與地點

      2019年4—7月分別于營口市熊岳鎮和鳳城市大堡蒙古族鄉栽培的西瓜棚內,自移栽至吊蔓期開展瓜蚜調查,每周調查 1 次,栽培品種均為‘甜王’西瓜。2019年1—4月于北鎮市大屯鄉調查反季節栽培的香瓜棚,栽培品種為‘脆寶’。田間管理遵循當地習慣。田間藥劑試驗在遼寧省農業科學院試驗基地(沈陽市沈河區東陵路84號)進行,土壤為壤土,有機質含量中等偏上。西瓜品種為‘懶漢瓜王’。定植時間為2020 年 5 月 25 日,栽植密度 10500 株/hm2 左右,行距1.5 m,株距0.6 m,收獲時間為8月15日。試驗選在西

      瓜伸蔓期進行,此時瓜蚜種群處于初盛期。

      1.2 試驗藥劑

      試驗藥劑為25%噻蟲嗪水分散粒劑(瑞士先正達作物保護有限公司)、新高脂膜粉劑(陜西省渭南高新區促花王科技有限公司)。

      1.3 調查方法

      1.3.1 田間調查 選擇代表性棚室,采取隨機五點取樣,每點按單株分別調查上、中、下層共5片葉,記錄瓜蚜發生數量。

      1.3.2 黃板誘蚜 在棚室內沿中線間隔 10 m 懸掛 1 張黃板,共掛10張,高度1 m,每周更換1次黃板。統計黃板上瓜蚜數量。

      1.3.3 田間藥劑試驗 在田間共設4個處理,在蚜蟲高峰期進行莖葉噴霧。(1)25%噻蟲嗪水分散粒劑5000倍液+ 新高脂膜粉劑500倍稀釋液;(2)25%噻蟲嗪水分散粒劑5000倍液;(3)新高脂膜粉劑500倍稀釋液;(4)空白對照 (清水)。試驗采用4次重復,隨機區組排列,共設置16個小區 ,每小區 20 m2。采用新加坡利農 AGROLEXHD400噴霧器進行噴霧,用水量為50 L/hm2。在田間采用5點取樣法,每點在植株相同部位標記1片葉,施藥前調查每小區的蟲口基數,施藥后分別 于1、4、7、14天調查葉片上存活蚜量,并按式(1)~(2)計算蟲口減退率和防治效果。

      1.4 數據分析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3對數據進行分析作圖,采用 IBM SPSS Statistics 24.0 鄧肯氏新復極差法(DMRT)對數據進行差異顯著性分析。

         圖片2.png

      圖片3.png 

      2 結果與分析

      2.1 瓜蚜種群動態發生調查

      2.1.1 北鎮市棚室甜瓜瓜蚜有翅蚜種群發生動態

      對北鎮市大屯鄉甜瓜棚瓜蚜有翅蚜開展黃板監測發現,有翅蚜最早出現于11月中旬,表明扣棚后即有瓜蚜為害(圖1)。棚內有翅蚜種群一直維持較低密度水平,隨著秧苗生長發育,瓜蚜種群在完成定殖后,到第二年3月上旬瓜蚜有翅蚜達到誘集蟲量高峰,其后數量小幅回升后下降。棚內抽樣調查的結果表明,葉片上瓜蚜的種群動態呈單峰型增長曲線(圖2),蚜量高峰早于黃板高峰1周左右。田間實際蚜量高峰出現在3月上旬,因此黃板監測到的蚜量高峰相對滯后。2月下旬開始,瓜蚜種群密度明顯升高,由于食料短缺,競爭壓力增大,導致產生大量有翅蚜。3月下旬蚜量出現下降趨勢,4月中旬隨著甜瓜采收,蚜量下降至最低點。因此,無論是黃板監測還是瓜葉調查,瓜蚜都是集中在3月發生為害,生產中應密切注意防控。

      圖片4.png 圖片5.png

      2.1.2 熊岳鎮棚室西瓜瓜蚜有翅蚜種群發生動態

      對營口市熊岳鎮西瓜棚瓜蚜有翅蚜開展黃板誘集監測發現,有翅蚜最早出現于4月下旬。棚內溫濕度適宜秧苗生長發育,瓜蚜種群完成定殖后,到5月下旬達到高峰,其后誘集數量逐漸下降(圖3)。棚內抽樣調查的結果(圖4)表明,葉片上瓜蚜的種群動態呈多峰型增長曲線,蚜量最大高峰出現在5月中旬左右。隨后蚜量出現明顯下降趨勢,5月下旬和6月中旬分別小幅回升,隨著夏季高溫來臨,蚜量開始回落。因此,無論是黃板監測還是瓜葉調查結果,應選擇在5月中下旬進行瓜蚜防控。

      圖片6.png 圖片7.png

      2.1.3 棚室西瓜瓜蚜有翅蚜種群發生動態

      對鳳城市大堡蒙古族鄉西瓜棚瓜蚜有翅蚜開展黃板誘集監測發現,最早于5月初黃板可監測到瓜蚜有翅蚜,監測到的有翅蚜高峰出現在 5 月下旬,其后有 2 個小高峰(圖5)。而田間調查發現4月下旬即有瓜蚜為害。隨著棚內溫濕度適宜秧苗生長發育,瓜蚜種群完成定殖后,到5月中旬達到蚜量高峰后下降,其后于7月上旬又出現1個小高峰,隨后受溫度升高影響蚜量呈下降趨勢(圖6)。棚內調查時也發現有天敵昆蟲活動,如蚜繭蜂、小花蝽等。僵蚜發生率有一定程度增加。對遼寧3地西甜瓜棚內瓜蚜種群發生動態分析,可以發現營口市熊岳鎮和鳳城市大堡蒙古族鄉西瓜蚜蟲的發生趨勢基本一致。在西瓜生長季,初期蚜量均 較低,及時施藥對瓜蚜有較好的控制效果。隨著瓜葉老化,瓜蚜種群下降,西甜瓜采收后瓜蚜危害都有所減輕。根據上述調查結果,北鎮市棚室甜瓜蚜蟲的防控關鍵期應選擇在2月下旬,棚室春茬西瓜蚜蟲的防控關鍵期應選擇在5月中上旬。

      圖片8.png 圖片9.png

      2.2 田間藥效試驗

      試驗結果(表1)表明,3種不同處理對西瓜蚜蟲均 有顯著的防治效果。其中,25%噻蟲嗪水分散粒劑5000倍液+新高脂膜粉劑500倍稀釋液處理在藥后7、14天防效分別達到89.11%、97.06%,顯著高于25%噻蟲嗪水分散粒劑5000倍液處理。表明新高脂膜粉劑作為一種植物表面保護膜劑可顯著提高化學農藥的防治效果,實現減藥和增效的目的。新高脂膜遇水自動擴展為連續的高分子膜,顯著提高混配藥劑中化學農藥有效成分的持效性。新高脂膜粉劑500倍稀釋液處理在藥后14天的防效達到52.70%左右,其作用機制是干擾蚜蟲取食,促進植株對內吸性殺蟲藥劑的吸收,抑制病斑的擴展,發揮抑病控蚜的雙重防治效果。

      表1 不同時間調查各處理后蚜蟲蟲口減退率和防治效果

      處理

      制劑

      用量/倍

      蟲口

      基數/頭

      藥后1d

      藥后4d

      藥后7d

      藥后14d

      蟲口減退率(%)

      防治效果(%)

      蟲口減退率(%)

      防治效果(%)

      蟲口減退率(%)

      防治效果(%)

      蟲口減退率(%)

      防治效果(%)

      噻蟲嗪+新高脂膜

      5000+500

      142.3

      24.43

      27.79a

      68.37

      72.71a

      86.11

      89.11a

      95.94

      97.06a

      噻蟲嗪

      5000

      142.0

      12.70

      16.58b

      52.43

      58.96b

      77.63

      82.46b

      92.07

      94.24b

      新高脂膜

      500

      137.0

      0

      4.44c

      5.64

      18.59c

      22.62

      39.34c

      34.84

      52.70c

      空白對照

      -

      139.8

      -4.65

      -

      -15.90

      -

      -27.56

      -

      -37.76

      -

      注:同列防效后不同小寫字母代表不同處理在0.05水平上的差異顯著。

      3 結論與討論

      研究西甜瓜蚜蟲種群的發生動態具有重要的經濟學和生態學意義,不僅可確定瓜蚜的防控關鍵期,適時開展有效的防控,還能提升瓜果品質,實現國家大力倡導的農藥減量施用目標。通過混配提高現有農藥殺蟲效果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針對上述問題,本研究在遼寧省3地開展了瓜蚜的監測和調查,并開展了噻蟲嗪與新高脂膜劑的混配增效研究。相較于單一藥劑的施用,本研究結果可將防效顯著提高3%~8%左右,同時還能實現控斑抑病的效果,節約殺菌藥劑的投入成本。由于溫室環境密閉且高溫高濕,害蟲發生較大田具有明顯特殊性。由于瓜蚜抗寒能力強,發育起點溫度6℃左右,在 15~30℃條件下均可繁殖[10-11]。溫室內蟲源由外界遷入,棚內無有性階段,大面積保護地栽培有利于瓜蚜種群數量恢復和迅速增長[3,12]。北鎮大屯鄉甜瓜栽培扣棚早,得益于光照和棚膜、草氈的保溫效果,冬季棚內溫度可升至16.0℃左右[13],適宜瓜蚜的繁殖,因此蚜量在3月上旬出現高峰。營口市熊岳鎮和鳳城市大堡蒙古族鄉兩地棚室西瓜蚜蟲發生規律較為相近,這是由于兩地均位于北緯40°附近,栽培模式相近,因此蚜量高峰均發生在5月中旬。黃板是溫室害蟲種群動態監測的最有效工具[14],一般瓜苗定植后即可懸掛,根據黃板指示的害蟲發生程度可及時噴藥防治。根據調查結果,瓜蚜集中于2月底(甜瓜棚)或5月中旬(西瓜棚)發生為害,其后瓜蚜受防治措施影響種群下降,因此,應密切監測瓜蚜的發生動態,在防控關鍵期進行噴藥以降低瓜蚜的種群密度。本研究中熊岳鎮和大堡蒙古族鄉西瓜蚜蟲發生特點與張民照[15-16]對北京大興、昌平兩地春棚西瓜蚜蟲的發生特點較類似,瓜蚜數量均于5月達到高峰,6—7月出現一次較小的蚜量高峰;此外,本研究結果還與李一帆等[12] 調查北京地區早茬西瓜蚜蟲的規律也較一致,盛發期均出現在5—6月,這與上述地區普遍采用相近的西瓜栽培模式有關。

      新高脂膜粉劑在農業害蟲的防治上效果較理想[17],其本身無毒。研究表明噻蟲嗪對瓜蚜毒力較強[18]。本研究通過田間試驗明確了新高脂膜劑與25%噻蟲嗪水分散粒劑混配有增效作用,結果表明25%噻蟲嗪水分散粒劑對瓜蚜的14天防效達94.24%,新高脂膜也表現出較好的物理隔絕和52.70%的抑蚜防效,這與陳君等[19] 防治杧果蚜的研究結果較為接近。此外,本研究結果與李一帆等[12] 的試驗結果也較為一致,表明噻蟲嗪對瓜蚜的控害效果較理想,還可與生物制劑混配施用[20]。盡管噻蟲嗪對瓜蚜的速效性防效不突出,但噴施后蚜蟲停止取食,最終死亡[21]。有研究表明在瓜蚜發生初期,以1:10益害比投放天敵異色瓢蟲,對西瓜蚜蟲的防效可達85.0%左右[22]。瓜蚜發生早期蚜量少、聚集程度高且零星分布于中心株,此階段可通過天敵的培育和人工助遷異色瓢蟲等益生昆蟲在瓜蚜發生初期進行控制,在蚜量高峰到來前采取必要化學防治,可實現減藥控蚜的目的[23-24]。田間調查蟲株發生率超過5%時應注意防治。當蚜量較大時,可燃放22%敵敵畏煙劑250~300 g進行應急熏殺防治[14]。遼寧地區每年普遍用于瓜蚜和病害防治就高達15次以上,而采用低毒噻蟲嗪藥劑與新高脂膜粉劑混配可減輕化學農藥的選擇壓力,提高防效的同時還可延緩蚜蟲抗性產生。由于溫室中天敵種類相對較少,一旦瓜蚜暴發成災,研究對象又是西瓜等高經濟附加值作物,將造成不可估量的嚴重后果。因此,在開展瓜蚜種群動態監測和調查時,科學指導農戶進行施藥干預是十分必要的。下一步,本研究將深入遼寧省其他西甜瓜產區開展瓜蚜的調查與監測,以期更全面掌握遼寧地區瓜蚜的發生與為害規律,為實現瓜蚜的綠色防控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提供技術支撐。

      參考文獻:

      [1] 何明,張家旺,孫柏欣,等.遼寧西甜瓜產業科技創新探討[J].遼寧農業科學,2016(5):68-70.

      [2] 毛曉紅,劉國霞,張秀霞,等.瓜蚜在西葫蘆植株上傳播獲取西瓜花葉病毒的效率及西瓜花葉病毒病的發生規律[J].植物保護學報,2018,45(6):1274-1280.

      [3] 龐保平,關明卓,郝樹廣,等. 保護地瓜蚜種群生長特性的研究[J].內蒙古農牧學院學報,1999,20(3):68-71.

      [4] 談振蘭,王曉棟.防治綠色食品西瓜蚜蟲的藥劑篩選試驗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11,27(19):291-295.

      [5] 楊帆,趙倩倩,王攀,等.內吸性殺蟲劑對瓜蚜生物活性及種群實時增長率的影響[J].湖北農業科學,2020,59(15):80-85.

      [6] 董兆克,吳學宏,耿麗華,等.北京市西瓜甜瓜病蟲害化學防治現狀及展望[J].中國瓜菜,2014,27(5):71-75.

      [7] 王華,林哲,張映合.70%噻蟲嗪WS處理打瓜種子防治地下害蟲的藥效試驗[J].現代農藥,2014,13(4):52-53,56.

      [8] Soares V N, Almeida A D S, Deuner C, et al. Neonicotinoid insecticide treatment improves physiological performance of melon and watermelon seeds[J]. Af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7,12(20):1678-1683.

      [9] 周海生,楊偉軍,丁超英“. 新高脂膜粉劑”在湘西椪柑貯藏保鮮中的增效試驗[J].湖南農業科學,2016,(12):66-67,72.

      [10] Zamani A A, Talebi A A, Fathipour Y, et al.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biology and population growth parameters of Aphis gossypii Glover (Hom., Aphididae) on greenhouse cucumber[J]. Journal of Applied Entomology,2006,130(8):453-460.

      [11] Xia J Y, Werf, Rabbinge R.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on bionomics of cotton aphid, Aphis gossypii, on cotton[J]. Entomologia Experimentalis et Applicata,2010,90(1):25-35.

      [12] 李一帆,董兆克,戈文學,等.北京春大棚瓜蚜發生規律及防治藥劑篩選[J].中國瓜菜,2015,28(2):14-18.

      [13] 鐘濤,許國慶,劉培斌,等. 遼寧地區韭菜根蛆發生與為害規律[J].植物保護,2018,44(4):144-150,176.

      [14] 王少麗,張友軍.北方設施西甜瓜常見害蟲及全程綠色防控技術[J].中國蔬菜,2017(7):95-96.

      [15] 張民照,覃曉春,布·布爾瑪,等.北京大興春棚瓜類多食性害蟲種類及動態調查[J].中國農學通報,2019,35(8):91-96.

      [16] 張民照,覃曉春,閆哲,等.北京昌平春棚西瓜害蟲種類及種群動態[J].中國瓜菜,2019,32(8):109-114.

      [17] 夏耀,蔡國祥.應用復方無毒高脂膜防治桑樹害蟲試驗初報[J].江蘇蠶業,1989(3):41-43.

      [18] 王歡歡,張春姣,劉夢銘,等.氟啶蟲胺腈等11種殺蟲劑對瓜蚜的毒力及協同增效作用[J].農藥學學報,2019,21(2):181-186.

      [19] 陳君,程惠珍,林余霖.應用高脂膜防治杧果蚜[J].中國中藥雜志,1993(2):84-85,125.

      [20] 張秀霞,趙忠范,毛曉紅,等.金龜子綠僵菌CQMa421與3種殺蟲劑對瓜蚜的聯合毒力[J].農藥,2020,59(1):74-78.

      [21] 高德良,莊占興,宋化穩,等.氟啶蟲胺腈等7種殺蟲劑對西瓜蚜蟲防效比較[J].長江蔬菜,2019(14):65-67.

      [22] 李金萍,郭喜紅,侯崢嶸,等.釋放異色瓢蟲對北京春茬西瓜瓜蚜的控害效果[J].中國植保導刊,2017,37(4):38-41.

      [23] 龐保平,周曉榕,陳靜,等.溫室瓜蚜種群動態的研究[J].昆蟲知識, 2005,42(5):515-518.

      [24] 孫麗娟,于海霞,鄭長英.4種蚜蟲對異色瓢蟲生長發育和繁殖的影響[J].應用生態學報,2020,31(10):3554-3558.

      來源于: 中國農學通報 2021,37(25):132-137



      《中國農民微信群集團》名單
      推薦閱讀
      第29屆中國植保“雙交會”將在南京舉辦 2013/3/15 新型農藥網購須知 2015/3/6
      中國農科院與北京市昌平區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2021/12/6 夏玉米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升級 2015/8/16
      一種藿香專用化肥 2023/5/24 冬管苦瓜如何實現精準現代化 2017/2/3
      采后管理助理柑橘創豐收 2015/9/6 花椒壯蒂靈膠囊使用說明書發布 2022/7/4
      懷碧總經理被譽為我國和諧植保文化嘗試與探索的先行者 2009/4/1 棉花8月精管理優質高產不用愁 2016/8/10
      山楂精細管理要點多 2016/12/12 新高脂膜能使籽種出苗健壯的科學依據 2014/4/13

      版權所有:陜西省渭南高新區促花王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陜西省渭南高新區新宇大廈318室 QQ:2622756613 QQ:2514231085
      聯系電話:0913-2105261 ICP備案號:陜ICP備20001758號-1 網站公安備案號 61059002000012

      2021年精品国产福利在线